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务实行动》报告6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发布。
气候变化是事关全人类的危机,必须多元参与,协同治理。为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香港地球之友成立联合课题组,共同研究并发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务实行动》报告。当日,香港地球之友董事、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戴沛权教授代表专家组发布报告。
课题组基于公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总结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承诺而采取的十大务实行动,分析了中国如何开展顶层设计,形成总体战略,引导区域、行业和社会务实行动。课题组认为,中国在落实“双碳”承诺和《巴黎协定》的进程中已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形成了加速推进的重大潜力。
展望2030,课题组认为基于全球减排差距显著、《巴黎协定》温升控制目标挑战巨大的现实,迫切需要全球共同聚焦务实行动。报告称,基于此,我们在迪拜提出“全球聚焦务实行动、携手应对气候挑战的公众倡议”。
报告称,我们倡议共同维护国际气候公约的原则、目标和制度安排,聚焦有助于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的务实行动,保持气候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空喊口号、高调表态和落实不力;倡议同舟共济,精诚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危机,摒弃零和博弈思维,避免以应对气候变化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倡议先发国家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减排,同时切实履行资金支持等承诺;倡议后发国家拒绝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通过对气候更为友好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在落实《巴黎协定》进程中取得积极进展,但与1.5℃温升目标所需减排量仍然相距甚远”,课题联合负责人阳平坚博士说,呼吁各缔约方共同维护国际气候公约所确定原则,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同舟共济,精诚合作,切实聚焦务实行动。----(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社福州12月7日电 (记者 闫旭)2023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7日在福州启动,吸引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媒代表参加。
12月7日,2023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在福州启动,福建国际传播中心与华文媒体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中新社记者 闫旭 摄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希望广大华文媒体用独特的视角、当代的呈现和融通中外的表述方式,积极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3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以“赓续丝路精神 共创华媒未来”为主题,围绕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传播合作、推动构筑华文媒体发展新格局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主席翁国宁认为,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讲好住在国故事,积极参与祖(籍)国、住在国建设,了解双方文化异同,从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福建国际传播中心与华文媒体合作签约仪式,宣读了呼吁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鼓岭倡议》。
论坛结束后,与会华文媒体代表将在福建开展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完)